產品標籤決定了消費者看到產品的第一印象。產品本質很重要,但如果沒有完好的包裝襯托產品的特色,好產品將容易淹沒在琳瑯滿目的貨架上。
好的包裝吸引顧客眼球是致勝關鍵的第一步,一旦顧客眼睛放在商品的細節,包裝上的各個層面就更為重要,有句話說:「成於細節,敗於細節。」如果在包裝上有出現任何小瑕疵,顧客將會開始對產品產生懷疑。
因此,撰寫這篇文的目的,想讓大家知道如何分辨產品標籤的好壞,找到適合的廠商,初次洽談時,可以看廠商過去的成品,並由印刷、紙張、膠、油墨來觀察,畢竟一次就是大量印刷,也有可能合約一簽約就是半年,一開始的慎選,是最為重要的。
篇幅有點長,這篇就先由最好觀察的印刷開始。
彩色印刷為多個顏色套印而成。
套印不準的原因是印版位置不對,紙張、油墨和紙帶張力不均勻而產生,導致圖案顏色邊緣出現了白邊或不同顏色如黃邊、藍邊、紅邊等情況,較常的情況為出現白邊。
解決方法:常見方式為「補漏白」。若要補救圖稿顏色之間的間隙,可以在兩個鄰接顏色之間建立一小塊重疊區域,稱為補漏白,下方為圖示。
Q:所有都可以補漏白嗎? 如果像下方文字過小可以救?
A:不見得所有都可以救,例如有些機器溫度達160度,使紙材產生伸縮 (印刷術語:ㄘㄣ ㄍ一ㄩ), 即使圖文有補漏白也會因為紙材伸縮而產生印不準。另外,傳統機器師傅技巧和印刷機產生的公差也會產生套印不準的情況,建議在印製前先和印刷廠討論如何印才會漂亮。
會發生這種情況的常見原因有文字太小、沒有轉外框、線條太細。
解決方法:印製前可以廠商確認印製的極限在哪。因為每台機器印出來的效果不一樣。在貼紙先生,文字字體勿小於2pt,線條勿小於0.2mm。7pt以下反白字,以設定單一顏色為佳。燙金字體勿小於8pt,線條勿小於0.2mm。
漸層為貼紙印刷常見的表現方式,而版材網點大小影響了漸層的表現方式。以凸版印刷來說,一般網點%數落在5%左右,若是小於這個數值的漸層表現可能會不好。
解決方法:可以用數位印刷(無版)印製(當然也有超厲害傳統師傅可以印得很好),只不過數位印刷除了漸層表現更好的好處外,同時也可以省下刀模費!
這就是色差嚴重。
螢幕和印刷使用的色彩模式是不同的。螢幕使用RGB色彩模式,而印刷使用CMYK 色彩模式,一般俗稱「印刷四色」。螢幕因為是電腦所以呈現出的顏色可以達成千上萬種,印刷由於是油墨可以表現的色域當然會低於螢幕色域。所以當RGB轉CMYK印刷時,轉換過程會產生色差問題,印刷於5~10%的色差標準內,都視為合格商品。
解決方式:先進行小量打樣或告知印刷廠色號,再請印刷廠用樣張對色。
即使同個檔案,在不同的印刷機器及紙張都會因環境溫度、濕度產生色差問題,所以用樣張或告知印刷廠色號是最保險的方式。
以上就是產品標籤在印刷上的小細節了,希望客戶在創造優質產品、進行包裝時,都能找到那合適自己產品的貼身衣裳。